10月24日,国庆档电影《只此青绿》的票房超4300万,作为一部国庆档影片,它在国庆节后展示出了强劲的长尾效应,在豆瓣上更是开出8.0的高分,成为今年国庆档上评分最高的影片。值得惊讶的是电影《只此青绿》不是一部常规的剧情电影,而是一部电影化的“舞剧”--全程以舞蹈的形式呈现故事,从头到尾没有一句对白。

舞剧电影并不是首次登上大银幕,但从未像这次这样备受关注,也没有产生过较大范围的讨论度。而随着电影《只此青绿》进入“主流”,舞台艺术的电影化是否会迎来新的机遇呢?

审美升级,消费趋于理智

舞台艺术影视化拥有大环境温室

电影《只此青绿》改编自同名舞蹈诗剧,该舞剧自2021年首演后一直颇受好评。2022年春节,舞蹈诗剧中的“青绿”一章登上央视春晚,被全国观众所熟知,《只此青绿》迅速“走红”,全网模仿“青绿腰”,巡演一票难求。直到如今,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在国内外上演了超600场,但仍旧场场满座。无疑,“只此青绿”作为一个现象级IP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标识之一。

“只此青绿”的升温火爆,是中国传统文化不断觉醒和复兴的结果——在经过长时间的对传统文化的提振后,中国“国潮”迎面袭来,而随着国潮文化的盛行,人民群众对中国式审美提出了越来越高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被挖掘、复刻、创新,并在不断树立的民族文化自信心、自豪感中,形成了统一的民族文化认同。舞剧《只此青绿》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审美的其中一个“巅峰”。

《只此青绿》的故事来自宋代名画《千里江山图》的创作历程——这幅长12米的青绿山水画卷,色彩艳丽,意境悠远,是中国山水画的集大成者。围绕这幅画,舞剧《只此青绿》创造性地打造出一个跨越多重时空的唯美故事,并提取了画卷中的青绿色彩,并赋予其人性特征,以中国古典群舞的形式幻化出灵动瑰丽的“千里江山”。“美”一定是这部舞剧带给观众的主要视觉关键词,而电影化之后,它的美也被镜头放大。

然而即便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已经在全国范围的多个一二线城市甚至三线城市进行巡演,但是能亲自坐在剧场观看的人仍旧占少数。一方面是受表演场所的局限,另一方面则是受观看成本的限制,在中国花成百上千元坐在剧场观看一场舞剧表演仍不是“主流”,尤其是近年随着大环境的变化,人们消费观念已有所改变,如果能以一场电影的消费看到顶级的舞剧表演,何尝不是另一种更具性价比的选择呢?

舞剧受众与电影受众完全不在一个量级,走出舞台表演的第四堵墙,从小众圈层扩散至更广阔的消费群体,不仅是舞台艺术寻求突破的内容,针对如《只此青绿》这样承载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使命的作品来说,也更有意义。可以说,现实的文化大环境与人民群众的需求相互促进,为舞台艺术的电影化提供了温室,这才得以促进越来越多的舞台艺术在保持舞台形态的同时走进电影院,在实验性的尝试之下,形成良好的跨界合作。

多型电影,多元市场

开放的电影市场释放诚意力邀入驻

电影艺术源于舞台艺术,在电影诞生的100多年间,舞台艺术与电影彼此吸纳灵感,不断创新融合,为双方的发展都注入了无限生机与活力。从舞台艺术走向大银幕的改编大多以两种形式呈现,一是将舞台艺术的故事进行影视化改编,比如早期的电影《茶馆》《雷雨》,以及“开心麻花”话剧的一系列改编,这样的电影几乎完全采用电影化制作,弱化舞台表演形式和属性;另一种则是舞台现场的官摄,没有任何改编内容。

显然对于电影观众而言,作品借舞台艺术的故事而放弃舞台表演形式更受观众喜爱;对于舞台艺术爱好者而言,官摄则是一种不错的私人珍藏,便于反复重温经典。但是随着电影拍摄技术的不断提升,在舞台艺术电影化更加成熟的好莱坞,渐渐诞生了第三种模式——那就是既不破坏作品的舞台属性,又彰显了电影表现力,譬如舞剧改编的同名电影《猫》这样的歌舞片,是两种艺术形式的真正融合。电影《只此青绿》就是属于此类。

电影《只此青绿》并非只取其故事,而是很大胆地保留了原汁原味的舞蹈演绎,几乎复刻了舞蹈诗剧的原版内容,并凭借对光影艺术的驾驭能力,对舞剧的娴熟掌控,让舞剧和电影两种艺术水乳交融,和谐共生。在中国电影的市场上,这样的操作具有一定的冒险性,极具挑战。但这也为电影市场提供多元的尝试——尤其是在电影内容不断重复且缺乏新鲜活力的当下,电影市场急需新颖题材、创新内容的注入,电影《只此青绿》的出现,为中国银幕带来一丝清新之风。

其实电影《只此青绿》并非今年首个进行舞台与电影融合创新跨界的电影,在此之前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采用了舞蹈演绎和影像融合的手法,通过光影舞绘出一曲荡气回肠的革命爱情赞歌;话剧电影《抗战中的文艺》也以历史影像资料、演员独立影像表演、舞台群像演绎等多元融合的形式,将话剧搬上了大银幕。

更早之前,赖声川实验性的舞台剧电影《暗恋桃花源》依托舞台版的爆红而赢得了不低的声量,惊鸿一瞥。2015年,杜琪峰也将张艾嘉的舞台剧《华丽上班族》改编为同名歌舞片,但实验性的尝试却遭遇了市场冷遇。如今,市场趋于成熟,观影群众对此类改编也喜闻乐见,电影《只此青绿》成功“破圈”之后,是否能带动其他舞台艺术的创造性影像化转化,值得拭目以待。

利弊皆有,未来可期

舞台艺术的电影化还有很长路要走

虽然《只此青绿》在大银幕上初步获得了成功,但是不能忽视的是,其成功离不开本就声名大噪的舞剧,三年巡演累积的观众与口碑,无疑成为影片顺利推进的基础。在舞台艺术仍旧属于小众圈层艺术的中国,能出现如《只此青绿》《暗恋桃花源》一般能突破圈层的舞台作品并不容易,改编为电影成功的更少,一切迹象表明,舞台形式的电影创新仍是极大的挑战。

即便电影《只此青绿》在豆瓣已经获得8.0的高分,但是在观影反馈中,仍然有“没台词看不懂”“破坏舞台完整性”“一言不合就尬舞真难受”“很难适应抽象的舞蹈与真实场景的融合”等反馈。显然,即便已经在尽量融合和磨合,但是一旦选择保留舞蹈表现形式,那么就很难让所有观众都能正常接受,这也预示着舞台艺术作品在影视改编上还有不断上升的空间,还有可优善的内容。

如果说电影《暗恋桃花源》依托诸如林青霞等当时红极一时的电影明星参演,赚足声量,那么电影《只此青绿》则依靠的是越来越娴熟的电影特效,在舞台上无法实现的主角希孟游千里江山画“千里江山”的经过,经由特效技术得以真正实现。无论是江南湖边还是高山深谷,无论是宫廷翰林还是民间作坊,在影片都能得以看见,尤其是通过蒙太奇的电影手法,更是将“天地共绘”的抽象主题具象呈现,让故事更具感染力。

此前,电影《只此青绿》的主要出品方中影与中国国家话剧院、国家大剧院都达成战略合作,除了将舞台话剧故事转化为电影,也在积极谋求舞台艺术上银幕的多元形式。而另一方面,舞台艺术也在积极向影像靠拢。在舞台表演之际,越来越多的作品会利用影像辅助完成陈述故事背景、时空搭建等,甚至在演员档期难以协调时,利用影像弥补。而当越来越多的影像素材成为舞台的一部分,其电影化改编性也越强。

电影与舞台艺术的“双向奔赴”,促使舞台艺术的影院化未来可期。此前因为“跨界操作”很难让舞台艺术真正实现全国放映,但作为中国电影的国家队,中影拥有在电影行业的天然优势,能积极发挥其发行优势与宣传优势,譬如话剧电影《抗战中的文艺》的上映就是其主要成绩之一。

从冷门到热门,从完全不接受到渐渐感动电影观众,电影《只此青绿》的走红,可以看到中国电影市场的多元,也能看到无论是剧场艺术工作人员,还是电影人都在为实现两个领域的真正跨界融合,在不断磨合、不断努力,期待未来更多艺术工作者,能突破自我,为观众创作出更多精彩而富有创新的大银幕作品。

更多

猜你喜欢

593
830
488
739
75
367
433
368
116
更多

相关热播

727
18
741
686
434
933
385
264
849

影片评论

首页

电影

电视剧

综艺

动漫